1.紅細胞計數(RBC)
是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紅細胞數目。
【正常參考范圍】
新生兒:(6.0~7.0)×1012/L
嬰兒:(5.2~7.0)×1012/L
兒童:(4.2~5.2)×1012/L
成人男:(4.0~5.5)×1012/L
成人女:(3.5~5.0)×1012/L
【臨床意義】
?。?/span>1)生理性變化 ①增多見于精神因素(沖動、興奮、恐懼、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導致)、紅細胞代償性增生(氣壓低,缺氧刺激;長期多次獻血)。②減少見于妊娠、6個月~2歲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對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減退。
?。?/span>2)病理性增多見于頻繁嘔吐、出汗過多、大面積燒傷、血液濃縮,慢性肺心病、肺氣腫、高原病、腫瘤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
?。?/span>3)病理性減少①紅細胞生成減少,見于白血病等??;②破壞增多,見于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及血細胞的破壞等;③合成障礙,見于缺鐵、維生素B12的缺乏等。
2.血紅蛋白(Hb)
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機體向器官、組織運輸氧氣和運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增減的臨床意義基本上與紅細胞增減的意義相同,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
【正常參考范圍】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兒170~200g/L
【臨床意義】
其增減的臨床意義基本上同紅細胞計數,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貧血按嚴重程度可分為:極重度貧血,HbL;重度貧血,Hb在31~60g/L;中度貧血,Hb在>61~90g/L;輕度貧血,Hb在>90g/L與低于正常參考的下限之間。
3.血細胞比容(HCT)
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條件下離心沉淀,而測出紅細胞在全血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
【正常參考范圍】
男40%~50%;
女35%~45%。
【臨床意義】
?。?/span>1)增高多見于大面積燒傷、連續嘔吐、腹瀉、脫水等。
?。?/span>2)降低見于失血后大量補液及貧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