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細胞分析儀由于其含有豐富的診斷信息而備受醫生重視,成為臨床常規檢查儀器。近年來,由于相關學科及基礎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血細胞分析儀無論是其檢查項目的擴展還是對疾病診療的應用價值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血細胞分析儀的功能傳統的血細胞分析儀僅包括紅細胞(RBC)計數,血紅蛋白(Hb)測定,白細胞(WBC)計數及分類,血小板(PLT)計數。
隨著血細胞分析儀性能的提高,逐漸增加了血細胞比容(HCT),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平均Hb含量(MCH),紅細胞平均Hb濃度(MCH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血小板壓積(PCT),血小板平均體積(MPV),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
白細胞分類由人工顯微鏡分類到分析儀自動分類,根據血細胞分析儀的檔次又分為三分類和五分類,儀器采用電阻抗原理可把WBC分成中性粒細胞,中間細胞和淋巴細胞三類,而高檔儀器采用電阻抗、激光、射頻、光散射、細胞化學等技術,把WBC精確到了五分類,即: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堿細胞、嗜酸細胞。
血細胞分析儀的功能.jpg血細胞分析儀的應用現狀血細胞分析最早僅是紅細胞、白細胞的顯微鏡人工計數,由于其誤差大、重復性差,影響因素多、效率低,自20世紀50年代逐漸由血細胞分析儀取而代之,80年代以前血細胞分析儀主要是半自動型,標本在機外預稀釋后才上機檢測,干擾和隨機誤差較大。
近年來,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不斷涌現,在機內稀釋加溶血劑,檢測和換算報告,輔助功能越來越完善,提高了儀器的精密度和準確度?,F在已有聯合型血液分析系統問世,將先進的血細胞分析儀、涂片機、染片機、網織紅細胞計數儀串聯在一起,大大避免了實驗的隨機誤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血細胞分析儀的應用1、紅細胞系列血細胞分析儀的RBC計數、Hb測定、HCT主要用來判斷有無貧血及貧血的程度,三者增高主要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骨 髓代償性增生或者血液濃縮,如新生兒、高原居民、肺心病、大面積燒傷、嚴重嘔吐及腹瀉等,會引起全血粘度增高,使機體處于血栓前狀態,而臨床更為常見的是三者降低即貧血,根據Hb的降低程度劃分貧血程度,根據RBC、Hb、HCT可計算出RBC參數MCV、MCH、MCHC,進而把貧血分成大細胞性、正常細胞、小細胞三類。
血細胞分析儀對貧血的病因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更大的意義,RDW與MCV結合應用,對貧血的診斷作用更大。如:同是MCV減小,缺鐵性貧血RDW升高而大多數輕型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RDW正常。有部分再生障礙性貧血呈大細胞性,但其RDW正常,可與巨幼紅細胞性貧血RDW升高相鑒別。另有報道認為,MCV越小,其診斷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越高。
2、白細胞系列血細胞分析儀用于白細胞計數可以:判斷感染的類型及程度,如增高常見于化膿性細菌引起的感染,升高的程度取決于感染的范圍、嚴重程度以及機體的反應能力,往往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中度以上的感染往往伴隨著核象的左移和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嚴重的組織損傷時升高,升高程度與組織損傷程度及預后相關。
有報道認為,腦梗死及心肌梗死患者早期WBC計數越高,病死率也越高。中毒患者WBC計數升高且升高程度與中毒程度呈正相關,WBC越高,有機磷中毒愈嚴重,恢復愈慢。血細胞分析儀可以對放、化療進行監測,評價患者對射線的耐受能力。
3、PLT系列血細胞分析儀的PLT計數主要用來評價血液的凝固功能,如增高,可增加血液的粘滯性,使血液處于血栓前狀態,常見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溶血性貧血、脾切除后及急性出血等。
血細胞分析儀的PLT計數降低則表示有出血傾向,常見于造血功能障礙,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破壞過多,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近年來,臨床愈加重視MPV、PDW對疾病的診療意義。MPV可用于:①鑒別血小板減少的原因。由于PLT破壞增多引起的PLT減少時MPV增大,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由于骨 髓受損導致血小板減少時MPV下降,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而由于PLT周圍血分布異常所致PLT減少時MPV正常,如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
?、谧鳛楣?髓功能恢復的早期診斷指標,骨 髓抑制時MPV降低,當骨 髓功能恢復時,MPV增大并先于血小板數量升高。在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骨 髓抑制期MPV明顯降低,骨 髓恢復早期MPV明顯升高,所以MPV可作為白血病化療期間骨 髓造血功能恢復的早期指標。
?、垩ㄇ盃顟B或血栓性疾病時MPV升高,如腦梗死急性期MPV明顯升高,并可作為預后的一個指標。
?、茏鳛槌鲅潭鹊谋O護指標,MPV越小,出血傾向越嚴重,即便血小板重度下降,如MPV升高,出血發生率亦低。
血細胞分析儀的應用.jpg4、直方圖的應用血細胞分析儀在計數RBC、WBC、非PLT的同時,能對每一個血細胞的體積進行測量,以細胞體積大小為橫坐標,以細胞出現的相對頻率為縱坐標,就形成了血細胞的體積直方圖,直方圖不僅能對分析結果進行解釋,對一些疾病的診斷和療效觀察提供幫助,同時還可依據直方圖判斷測試結果是否可信。
1、正常的RBC直方圖,其峰值所對應的是RBC的MCV,其底線的寬度基本代表RDW,基本上呈現一個正態曲線,缺鐵性貧血時呈小細胞性,直方圖曲線左移,而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的大細胞性貧血,直方圖曲線右移,如出現雙峰則表明有體積大小不同的二類RBC,隨著治療如二峰融合RBC形態趨于一致,表明治療有效。
2、白細胞直方圖(以三分類為例),有二峰一谷,前面一峰代表淋巴細胞,中間一谷代表中間細胞,后面一峰代表中性粒細胞。當有核紅細胞增多時,淋巴細胞峰面積增大,當中間細胞峰面積增大時,可能出現異形淋巴細胞或原始幼稚細胞,如二個峰融合成一個峰則提示某一類細胞過多或出現原始幼稚細胞,應進一步做顯微鏡檢查。
血細胞分析應用的注意事項1、由于血細胞分析儀檢測項目越來越多,這就為儀器本身和操作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結果時,必須首先考慮其準確度、可信度,可借助于臨床資料和直方圖進行判斷。
2、目前血細胞分析儀其準確度和重復性已能滿足臨床要求,但仍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顯微鏡檢查,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必須要做顯微鏡人工檢測。
?、佼?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PLT計數值過低時,應做PLT顯微鏡人工計數,有報道PLT計數<25×109/L時,血細胞分析儀誤差較大,應做人工計數。
?、谛枰^察血細胞形態時,如檢測RBC形態判斷貧血原因,WBC形態檢查看中性粒細胞是否有核象變化及中毒性顆粒以判斷感染情況,是否有病態表現以判斷骨 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否有原始幼稚WBC及異型淋巴細胞等。
?、蹤z查寄生蟲時,如瘧原蟲必須做顯微鏡檢查。
?、苤狈綀D有異常提示時,應做顯微鏡檢查來尋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