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檢測儀
跑步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運動方式,對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幫助,但是跑步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導致關節損傷,尤其是會加重踝關節和膝關節的損傷。在跑步過程中必須要掌握跑步的量和跑步的方法,在出現運動損傷時及時進行處理,以免病情遷延不愈,給生活造成影響。?
1、通過使用骨密度檢測儀檢測發現顱骨疼痛顱骨疼痛是跑步人群經常出現的癥狀,主要是由于下肢力量單薄,長期跑步關節磨損嚴重引起的主要表現為下蹲久坐時的疼痛,以女性患者多見。在出現顱骨疼痛時必須要停止運動,積極的使用消炎鎮痛的藥物來控制癥狀,大多數患者通過保守治療能夠有所緩解,極少數患者需要通過關節鏡手術治療。
2、髂脛束綜合癥在跑步過程中髂脛束會跨過股骨外側側的位置,患者就會出現鈍痛或燒灼痛,往往會在跑步過后病情加重,此時必須要停止跑步,患處需要每天冰敷10~15分鐘,并使用消炎鎮痛類藥物控制疼痛。
3、應力性骨折應力性骨折的發生比較常見,一般在跑步過程中足弓過高是造成骨折的危險因素,一旦確診必須要使用藥物控制疼痛,還需要進行支具的固定保護,對于預后比較困難的患者還應該積極采取手術治療。
4、脛骨內側應力綜合征脛骨內側應力綜合癥一般多發生于小腿部位,疼痛有明顯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在跑步過程中腳踝關節活動不靈敏,加上體重過重引起的,必須要在于跑步時減少跑步的量,使用減震效果較好的運動鞋,才能夠有效的防止運動損傷。?
5、慢性勞力性筋膜室綜合征簡單來說這種疾病就是在跑步過程中,小腿肌肉需要大量的血液來滿足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給,將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當血流減少時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滋潤,就容易引起肌肉缺血疼痛。在出現這種情況之后,休息一段時間就能夠緩解。
那么在跑步時應該如何避免運動損傷呢?
1、控制跑步量跑步量過大與運動損傷有著明顯的聯系,所以必須要控制跑步的量,根據身體的情況,量力而行,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風險。?
2、選擇合適的跑步鞋選擇合適的跑步鞋是跑步的基礎,無論哪種類型的鞋子在跑過400~800千米之后,減震性能會下降,所以對于跑步質量要求較高的人群,在跑步800千米之后需要更換新的跑步鞋。跑步的人群必須要了解基本的跑步保健常識,積極的做好預防和處理,同時還應該加強營養,保證鈣劑、維生素和能量攝入充足,降低骨折的發生風險。大量出汗之后還應該適當的補充水分,若在跑步過程中出現問題,還應該與專業的骨科醫生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