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由炎癥、感染、退化、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數十種。我國的關節炎患者有1億以上,且人數在不斷增加。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其中包括骨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
一、骨性關節炎早中晚期發病征兆
早期主要臨床表現是:以僵硬為主、勞累、受涼或輕微外傷而加重,肢體從一個位置換到另一個位置時困難,稍活動疼痛僵硬很快緩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時,出現僵硬、疼痛,癥狀明顯,經過活動后關節癥狀減輕或消失。
?二、感染性關節炎的癥狀
患關節腫脹,熱痛,關節腔內積聚大量漿液性,纖維素性或膿性滲出液,關節囊膨脹,按壓有波動感,患肢跛形,常伴有體溫的升高;經久則關節軟骨破壞,軟骨下骨被侵蝕,關節骨周緣骨質增生,滑膜增厚;后期可發展為纖維性或骨性關節愈合,關節強硬或死關節。
?三、創傷性關節炎的癥狀
早期臨床表現:受累關節疼痛和僵硬,開始活動時較明顯,活動后減輕,活動多時又加重,休息后癥狀緩解,疼痛與活動有明顯關系。晚期臨床表現:關節反復腫脹,疼痛持續并逐漸加重,可出現活動受限,關節積液,畸形和關節內游離體,關節活動時出現粗糙摩擦音。
? 四、痛風性關節炎:
臨床表現:多見有突然發作的關節疼痛,關節紅腫,劇痛難忍,伴關節滲液,體溫升高,皮下靜脈怒張,外觀上和蜂窩織炎相似,皮膚暗紅,腫脹范圍常超過關節的解剖范圍,待紅腫消退后,局部仍可見指壓性水腫,皮膚松弛
?五、類風濕性關節炎:
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后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癥性疾病。
? 六、反應性關節炎的表現
全身癥狀常突出,一般在感染后數周出現發熱、體重下降、倦怠無力和大汗。熱型為中至高熱。每日1~2個高峰,多不受退熱藥影響。通常持續10~40天,可自行緩解。
? 骨密度檢測儀專家告訴大家無論什么關節炎,想要標本兼治,應該對癥下藥,其中中醫講究“正氣在內,邪不可干”,正氣指人的體質,外邪指的是風、寒、濕、熱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如果人的體質強壯,外邪便不能使你產生癥狀。無癥狀并不代表“外邪”不存在,關節不斷受寒、受涼是一個積累外邪的過程,當積累達到一定量,癥狀就出現了。